今年3月5日是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51周年,“雷鋒精神”走過半個多世紀,感動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海關人。在天津海關,關員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愛崗敬業(yè)、志愿服務的實際行動,讓雷鋒精神與金鑰匙交相輝映。
服務企業(yè) 建立“雷鋒制度”
3月5日,設在天津國際貿(mào)易與航運服務中心二樓的海關青年志愿者服務臺前人頭攢動,幾名海關關員正在為企業(yè)、群眾義務解答進出境通關方面的疑難問題。
“今天的志愿者活動只是我們長期義務通關服務的一個縮影。”剛剛幫企業(yè)解答完一個貨物暫時進出境方面困惑的天津海關隸屬新港海關接單處的董娜說,“我們踐行和傳承雷鋒精神,靠的不是‘三月來、四月走’的形式,而是實實在在服務企業(yè)的‘雷鋒制度’。”
設在天津國際貿(mào)易與航運服務中心的新港海關接單處是全國監(jiān)管業(yè)務量最大的海關通關現(xiàn)場之一,每天都有數(shù)億美元的進出口貨物在這里的近百個通關服務窗口完成從申報到放行的海關監(jiān)管程序,自然這里也成為疑難通關貨物最多、企業(yè)通關疑問最為集中的地方。
接單處通關現(xiàn)場的電子屏幕始終滾動播放著一組電話號碼,里面有新港海關主管接單工作的關長和接單處每一名處科長的聯(lián)系方式,包括個人手機號碼在內(nèi);在接單處,每個科室每天必須有一名科長在通關窗口值班,遇有普通關員解決不了的疑難,企業(yè)可以直接向科長反映,尋求解決。這樣的公開,這樣的帶班,是接單處領導干部服務通關的“自選動作”,為的就是讓來辦事的企業(yè)和群眾,遇到問題時能“找的著人、說得上話”。不僅如此,接單處還將處理業(yè)務疑難問題的程序制度化,將受理范圍、反映渠道、處理程序進行公開,讓尋求幫助的企業(yè)和群眾心中有數(shù)。
為了讓企業(yè)和群眾安心、舒心的辦理通關業(yè)務,幾年來新港海關接單處建立了一系列義務通關服務制度,雷鋒式的行動在這里有了工作機制的保障。
小小善舉 釋放“雷鋒情懷”
3月1日,天津塘沽“陽光家園”啟智兒童托養(yǎng)院的孩子們迎來了他們的大朋友——天津海關隸屬新港海關的學雷鋒青年志愿者。與這些經(jīng)常來這里看望他們、陪伴他們看書、游戲的海關大哥哥、大姐姐在一起,甜美的笑容掛在孩子們的臉上,愉悅的歌聲從他們的嘴里傳出。
“陽光家園”啟智兒童托養(yǎng)院有40多名殘疾兒童,他們大部分患有腦癱、自閉等疾病,雖然有的年齡已經(jīng)20多歲了,但智力只有正常孩子3歲的水平。3年前,一個機會讓新港海關的青年關員接觸到這個特殊的群體,自那時起,“陽光家園”便成了新港海關固定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基地。在關團委的號召下,青年關員們利用業(yè)余時間主動走進這些特殊孩子的生活,希望用實際行動讓孩子們多感受到一些關愛,陪伴他們快樂的成長。
在活動現(xiàn)場,關員劉佳欣慰的說:“參加志愿活動的大多是我這樣的80后年輕關員,我們聽著雷鋒的故事長大,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雷鋒形象,能幫助這些孩子,也圓了我們一個釋放心中‘雷鋒情懷’的夢。”
“這些特殊的孩子與外界接觸不多,精神世界比較封閉,海關的年輕人能經(jīng)常來陪他們一起玩耍、唱歌,陪他們聊聊天,雖然都是些身邊小事,但絕對可以說是給與了這些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東西。”托養(yǎng)院院長王百軍深有感觸地說。
3年以來,共有100多名海關關員參與“陽光家園”學雷鋒志愿活動,他們更是將這項活動作為自己參與社會公益服務的重要陣地,愛心接力還將繼續(xù)??????(唐斌、關軼/文)
臺州海關在臨海市舉辦“分行業(yè)、問診式”加工貿(mào)易業(yè)務培訓會杭州海關學雷鋒 給孩子上一堂課沈陽海關快件監(jiān)管中心9月封關運作壓焊機進口代理清關_一般貿(mào)易專業(yè)清關信用證開證行流程_信用證通知行和信用證轉遞行東莞海警局成功抓獲涉嫌走私凍品500余噸促進貿(mào)易平衡 重在優(yōu)化結構便民高效 湛江海關稅費過半實現(xiàn)電子化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