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商“6·18”年中大促的來臨,消費者們早已在線上摩拳擦掌選購商品。在兩路果園港綜保區空港片區,各大電商企業的保稅倉內一個個包裹從流水線上滑過,倉庫外工作人員正在熟練地打包裝車,監控室內海關關員緊盯屏幕審核放行貨物,一派熱鬧情景。
“與往年相比,今年‘6·18’跨境電商大促將經歷兩波銷售高峰。從5月31日到6月3日,兩路果園港綜保區迎來了第一批消費者下單高峰,”重慶海關所屬兩路寸灘海關電商科副科長孟紫燕介紹,“6月15日至19日是大促的第二波高峰。”
蓄勢發力保通暢
“多虧海關幫我們解了燃眉之急,這10多萬件貨品是特意為‘6·18’大促準備的,如果不能及時入庫,會嚴重影響我們大促期間的貨源保障和訂單銷售。”在機場倉庫積壓貨物順利提離入區后,唯品會(重慶)關務經理王波說。
前期口岸疫情物流不暢已經沖擊到電商企業的貨源供應,今年‘6·18’對電商企業提升銷量至關重要,但貨物爆倉再次給供應端帶來新的考驗。
通關速度,爭分奪秒。兩路寸灘海關針對企業貨物激增的情況,積極落實重慶海關促進外貿保穏提質24條措施,同機場海關建立電商貨物“快處快放綠色通道”。該關強化7×24小時便捷通關保障,組建“黨員先鋒隊”,累計解決逾20萬件貨品積壓的實際困難,有效緩解了企業備貨壓力。
多元服務促便利
在壓縮通關時間、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的同時,如何為企業進一步減負?重慶海關強化條碼溯源管理和產品質量安全管控,為企業精準施策。
兩路寸灘海關積極運用電商商品條碼申報這一改革試點舉措,助推企業上線條碼申報。此舉,使電商商品需要申報的要素信息統一為標準屬性,避免了商品供應鏈全過程中因多環節流轉和手工填報等原因可能導致的信息失真,同時海關可通過條碼進行全程溯源、精準監管。
作為條碼申報的使用者,重慶港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莊挺表示:“電商商品種類繁多,通過商品條碼自動對碰和智能返填,大大減少了我們對規格型號等項目的復核工作量,更避免了人為差錯。”該公司每月平均申報進口700多項商品,使用條碼申報后,填報效率大幅提升。
重慶是全國首批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之一。今年受疫情影響,跨境電商借助“前店后倉+快速配速”“退貨中心倉”等一系列新業務、新措施,實現了逆勢快速增長。據綜保區管委會統計,1-5月,重慶兩路果園港綜保區跨境電商驗放進口零售包裹643.6萬個,交易額達到1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7.3%。5月份,零售量值分別為147.4萬個、2.6億元,環比分別增長22.5%、26.2%。(唐冠雄、孟紫燕、張進/文)
楊杰:這里是國門全國海關“互聯網+海關”上線 深圳海關網上辦事大廳“升級”全國版出口到越南的電子產品如何辦理退運進口?進口木家具海關抽樣檢驗要求有哪些?昆明海關“端掉”走私團伙 查獲“螞蟻搬家”走私糧食4000余噸汕頭海關助推廣澳港物流企業發展進口印度尼西亞鮮菠蘿報關所需資料以及檢疫要求海關助力澄海種子穩步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