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加工區這一年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幾項海關通關改革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成本,給區內企業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好處。”當被問及對這一年出口加工區政策變化的看法時,威海世一電子有限公司貿易部負責人賽鵬由衷的說。查驗分流、 “兩單一審”、通關無紙化……一系列改革的推廣為區內企業“減負”,讓進出口企業切實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
實施“兩單一審”以來,中國外運山東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的報關員張晶說:“現在實施‘兩單一審’以來,工作量驟減了大約三分之一,這樣也能更好地保證報關質量。”
威海海關駐出口加工區辦事處負責人胡利民介紹道:“‘兩單一審’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通關作業改革,將原本企業進出特殊區域的區內、外收貨方和送貨方兩次申報改為一次申報,將海關兩次審核改為一次審核,這樣可以給企業帶來兩方面利好:節約企業報關成本和提高通關效率。”
在服務企業的同時,“兩單一審”也使現場關員從重復操作中解放出來,海關審核報關單量日均減少約30%,大大提升了海關監管效能與通關效率。此外,按2012年的報關單量計算,僅報關單及隨附單證所用紙張一項每年就可以節省24萬張以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成本,響應了節能減排的號召。
除了節能減排,海關的改革也讓企業快步進入通關soho時代——無紙化通關改革在企業的翹首以盼下擴展到特殊監管區域。首批納入改革試點的三星電子(山東)數碼打印機有限公司于經理深有感觸:“我公司主要產品為傳真機、打印機等計算機外設產品,對快節奏的貿易周轉有著非常迫切的需求,相比原本的紙質交單、現場辦理,此次無紙化改革,使通關時間縮短至少1小時!”
真正為企業減負的可不止報關一個方面。在查驗環節,海關實施了查驗分流,進出加工區的貨物,不在口岸實施查驗,由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主管海關在區內實施查驗。據了解,查驗分流舉措可使企業單票貨物通關時間平均節省約2小時,費用節省約150元人民幣。
威海海關的各項措施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實際的好處,也推動了加工區進出口業務的發展。據統計,截止到目前出口加工區進出口總值近1億美元,同比提高了8.2%。(劉英杰/文)
深圳報關公司哪個比較好,推薦一下深圳報關公司奶粉進口清關代理所需材料以及進口流程是怎樣的?去年海關特殊監管區進出口額增近四成成為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通程監管”成就“廣州之路”海關關員玩博會現場“送政策”黃埔海關加快進口驗放 助力緩解國內天然氣供應緊張青島即墨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啟用南京海關新的海關電子支付系統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