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清晨6時,蓬萊海關查驗關員已早早來到蓬萊港客運站,等待長島進口蝦夷貝集裝箱的到來。他們要在這里完成一批進口貨物的目的地查驗,讓集裝箱能夠順利乘當日的第一班輪渡進港。
這是疫情防控期間,蓬萊海關為長島企業量身打造的“速通”模式。
長島與蓬萊一水之隔,一直以來交通都是制約查驗效率的重要因素,平時查驗人員往返長島查驗需耗時近3個小時。疫情防控期間輪渡船次少、時間不定,企業現場目的地查驗面臨島內貨等人、乘船感染風險大、往返時間長等諸多問題。蓬萊海關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結合長島進口水產品特點,打造了單證審核前置、目的地查驗現場前移的“不進島”快速查驗模式,實現了長島進口水產品“速通”。
這一模式下,通過事前預約,企業提前將貨物運抵計劃及相關單證資料以郵件、平臺等形式發送海關,實現單證審核前置,有效縮短現場查驗時間。海關將目的地查驗地點由原來的企業前移至蓬萊港客運站,實現查驗現場前移,降低疫情風險。同時經過風險分析,海關將查驗時間定在清晨,保證溫度和現場環境條件滿足產品質量安全需要。目前,蓬萊海關已通過此模式完成了96噸、貨值22.6萬美元長島進口水產品的目的地查驗工作。
(張明艷/文)
進口玉米報關流程政策解讀汕頭海關保持打擊成品油走私高壓態勢 今年以來查獲成品油約1140噸提速增效 減費降負 新沙口岸進口汽車連續兩月迎來新高前11月外貿穩定增長 11月份出口創新高深圳海關開展“龍騰行動2019”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青島海關查辦侵權案件連續13年入選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深圳海關將為高交會開綠道1至4月份全國海關立案走私案件571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