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中午,滿載5.5萬噸進口煤炭的貨輪停靠在盤錦港106號泊位,大連海關所屬盤錦海關查驗關員李振華和他的同事登輪開展水尺計重工作。在一個觀測點位,李振華打開一個便攜式手提箱,將觀測裝置下降到船舶水尺附近,通過無線數據傳輸直接在屏幕上讀取水尺數據,僅半個小時便完成了整個觀測及計算工作。
“我手里拿的‘水尺觀測神器’是我們盤錦海關自主發明的便攜式水尺觀測裝置,它可以實現單兵操作,具備便攜高效、測量精準、數據實時記錄等特點,去年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認證,并作為今年大連海關智慧海關微創新項目呈報海關總署。”李振華說。以往在開展水尺計重工作時,關員要攀爬軟梯或乘坐拖輪至船舶下方進行觀測,危險系數較高,產生糾紛時回溯困難。便攜式水尺觀測裝置則有效彌補了上述不足。該裝置利用升降單元將觀測部位下降到船舶水尺標志附近,關員通過遙控器控制電磁穩定裝置,將觀測單元穩穩地固定在船殼,隨后可以在顯示屏上直接觀測到船舶水尺。
“海關的創新為我們帶來實惠,使用便攜式水尺觀測裝置后,水尺鑒定效率更快,準確性更高,目前已累計鑒定短重2500余噸,為外貿企業挽回了損失200余萬元。”盤錦港港口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偉說。
近年來,盤錦海關積極探索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在現場監管轉化應用,實現管得住、通得快,助力轄區外貿高質量發展。
中儲糧盤錦物流有限公司經理衛春陽說:“海關依托5g和無人機真正實現零接觸現場查驗,將地巡和空巡深度結合,壓縮了進境糧食放行效率,既保障了現場作業人員人身安全,又滿足了我們原料供應。”
監控室內,關員鄒德炎凝視著監控屏幕,通過自主研發的進境糧食調運可視化監管平臺對進境調運糧食進行全流程監管,在平臺上對企業承運車輛及路線進行視頻監控,有效預防了進境糧食調運過程中“跑”“撒”“漏”等風險。
“為了保障進境糧食安全,我關自主研發進境糧食調運可視化智能監管平臺,被列入大連海關年度智慧海關建設重點項目。該平臺將5g、北斗導航、視頻監控引入海關監管,通過遠程視頻雙向交流,關鍵節點拍照、過程錄像、實時回傳數據等操作,實現對進境糧食運輸全流程監管,降低海關行政成本同時有力保障進境糧食安全。”盤錦海關查檢一科科長郝德新介紹。(鄒德炎 李振華/文)
從國內寄快遞到柬埔寨需要注意什么?進口植物油清關所需的資料以及流程,你需要了解的日照海關截獲入境有害生物云杉八齒小蠹試點首日,濟南海關監管跨境電商B2B出口貨值破百萬二連海關以多種形式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空派和空運運輸方式有那些不一樣呢?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負責人就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日本福島核污染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回答記者提問上海進口半導體設備清關代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