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爐”重慶已進入40℃+高溫模式,重慶外貿也像重慶氣溫一樣“火辣”。
今年,重慶海關結合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措施,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1-7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4967.6 億元,同比增長12.3 %,保持兩位數增長。
近日,百力通(重慶)發動機有限公司生產的400臺汽油發動機從重慶果園港啟運報關出口,經水路轉關直航到上海洋山保稅港區離境運往南非。該批貨物在重慶海關所屬重慶港海關辦理放行手續后,順利在稅務部門辦理啟運港退稅。
對外貿企業來說,重慶海關推動實施的啟運港退稅政策,是“真金白銀”的紓困之舉。之前,貨物需要實際離境后,企業才能開始辦理出口退稅,有了這項政策之后,貨物從啟運港出發,就可以申請退稅,實實在在地加快了出口退稅進度,節省了企業資金的占用時間。
啟運港退稅政策運行5個月以來,重慶海關大力開展政策宣傳,指導船舶公司辦理啟運港退稅運輸工具備案,讓更多企業享受到了啟運港退稅帶來的利好。截至8月14日,重慶港海關共為1633家企業辦理啟運港退稅業務24770票,涉及貨值164.73億元。
近日,一列滿載著筆記本電腦、手機、日用百貨等貨物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出重慶團結村中心站,一路向西奔赴11000多公里外的德國杜伊斯堡,這列中歐班列(重慶)實施“鐵路快通”模式,通關作業時間比傳統的轉關模式減少4個小時以上。
跨境物流暢通與否關系穩外貿保產業鏈供應鏈的成效。重慶海關立足自身職能,“水鐵空”三線持續發力,挖潛力、提效能、破堵點,助力智慧口岸建設,全力保障跨境物流暢通。
在水運口岸,以果園港建設為契機,海關圍繞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及開放口岸建設,探索實施“分類監管、集中查驗”的創新監管模式;引入國內首套雙加速器h986集裝箱檢查系統,搭建智能審圖信息化平臺,實現夾藏、危險品、生物制劑等多門類判圖智能精準識別,檢查效率較傳統設備提高約20倍。
在鐵路口岸,通過使用車牌光學識別、大型集裝箱檢測系統等現代化輔助設備開展進出口貨物非侵入式智慧化檢查,減少人工開箱作業,推動中歐班列貨物“快檢快放、即到即放”,將中歐班列(重慶)“快速通關”模式推廣應用于中老、中越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推行海關查驗一站式服務,推動查驗作業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企業端、場站端、海關端三端交互,實現企業申請、海關派單、場站吊箱等全程信息可視化。今年前7個月中歐班列(重慶)開行超1400列,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聯動效應顯現。
在空運口岸,海關在通關環節制定快速監管流程,實現不同類別貨物的快速分流。推出“分批理貨+艙單分票+分單提貨”舉措,實現抵港貨物能提盡提。對生鮮貨物、危險化學品及產業鏈供應鏈緊缺關鍵貨物實現即到即查,快處快放;對真空、溫濕度有控制要求的商品,實行到廠查驗,充分為企業提供便利。今年重慶海關首創“以航空公司為單元”的保稅航材監管模式,企業航材保障運營成本降低20%以上。
“海關推行‘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通過實施‘三自一免’舉措,不斷完善退貨預約和當日審核制度,退貨辦理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每年為公司減少退貨倉儲費用超50萬元。”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經理莊挺說。
重慶海關在西南地區率先落地跨境電商退貨中心倉模式,積極支持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指導企業依托商務區塊鏈技術推行跨境商品溯源二維碼“一物一碼”。“一物一碼”既是跨境電商商品的“身份證”,更是消費者放心“買全球”的“定心丸”。目前已覆蓋商品種類1.2萬余種,實現跨境電商商品流通環節“全程溯源、智能跟蹤”。
同時,重慶海關開展跨境電商商品條碼應用試點改革,今年以來,關區條碼申報率及準確率近98%,助推跨境電商平臺探索利用條碼優化物流管理,成為解決海關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識別、精細化管理和減負提質等方面困難的一種有效舉措,有力促進跨境電商業務高質量發展。目前,重慶跨境電商發展勢頭良好。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重慶海關將發揚求實、扎實、樸實的精神,辦實事、出實招、講實效,繼續推動重慶口岸營商環境更優更好更便利,助力重慶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汪在明、王清剛、張進/文)
聯動“綜保區-港口”助推新能源礦產品進口“減負”冷凍海鮮報關清關手續阿拉山口口岸農資產品快捷通關瑪氏箭牌召回軟糖產品,海關總署提醒消費者不要食用任何渠道獲得的相關產品廣州海關出臺25項措施進一步服務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燈彩皮影齊“出海” 海關助力嘉興非物質文化遺產快速通關全國海關首個法治文化展示基地在揚州啟用臨沂市場采購全國通關一體化首月“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