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伏天的到來,“火爐”重慶也開啟了今年的“炙烤”模式。位于重慶東郊長江邊的重慶海關所屬重慶港海關查驗場,快速“行走”的吊橋、往來飛馳的轉運車輛、火力全開的h986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查驗關員們正堅守崗位,無懼“烤”驗,只為保障貨物安全快速通關。
重慶港海關所在的果園港,地處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長江經濟帶的連接點,是我國內河最大的水鐵公多式聯運樞紐港,承擔了重慶關區將近80%的一般貿易貨運量,在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一票進口鉻礦、一票出口摩托車散件,已到達查驗場。”這是重慶港海關貨物查驗科關員周易和龐振寰當天下午的查驗任務。
一如往常,兩人根據查驗指令,在腦海中初步梳理查驗流程后,拿上現場查驗工具箱,喝下一瓶藿香正氣液,便邁向熱浪滾滾的查驗場。經過連續多日的暴曬,查驗場像是一面反射著金光的水泥“鏡子”,地表溫度超過了50攝氏度。
“審單、拍攝、核對、開箱,下午的第一票鉻礦查驗工作快速展開。打開集裝箱門,發現一只蜘蛛在礦堆中一閃而過,他們迅速扎進了集裝箱,尋找“逃逸”的蜘蛛。不一會兒,汗水就布滿了臉頰,滴在查驗單兵的屏幕上,一遍遍濕透了查驗服。
“查驗科的關員們真的很辛苦,非常感謝他們的默默付出!”民生報關行的報關員張渝感慨道,“我們代理進口的礦產品,一票少則二十箱,多則五六十箱,查驗工作量很大。特別是下午,站在集裝箱里都能感覺到燙腳。”
查驗場下方,是果園港大宗礦物堆場。堆場周圍,數十米高的防塵網讓塵土內外隔絕,也讓場內氣溫高上好幾度。小山一樣的礦堆上,兩個深藍色的身影穿梭其中。查驗科的“礦專家”肖方渝正帶著新關員羅智文在進行鉻礦目的地監管,向新同事傳授著鉻礦等大宗礦物查驗經驗的同時,又揚起鐵鍬一鏟一鏟地將這些“燙手山芋”裝進取樣袋中。回到辦公室,查驗服上的汗水已經變成了一片片雪白的鹽漬。
“總署最近剛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16條,重慶海關也結合重慶外貿實際推出了20條細化措施,我們作為直接面向企業的一線科室,堅守國門、服務企業,責無旁貸。”查驗科科長何里說,雖然天氣很炎熱,但是一想到查驗關員辛苦一點能讓貨物更加快速地通關,讓企業真正受惠,我們便有了真正獲得感。
重慶海關特別重視高溫等極端天氣下一線關員的工作查驗環境,除了增加h986機檢率、設置查驗晚班,從而減少暴曬作業時長外,還配足了防暑降溫的藥品、清涼飲料,并且在查驗場專門配置了防暑降溫設施。“在遮陽棚下查驗,噴淋裝置運作起來,一絲絲清涼襲來,體感溫度直線下降,我們查驗也輕松多了。”最受關員們歡迎的,是查驗平臺上的噴淋降溫裝置。
今年上半年,重慶港海關監管進口大宗資源性礦產品145批、貨值2.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82%、27.34%。(劉廣宇、羅智文/文)
新沙海關提升服務力促港口經濟發展青島海關出臺17項措施支持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蓬萊海關加速石油瀝青通關 助力煙臺公路基建廈門海關助首批臺灣觀賞魚“飛”進廈門寧波海關“智能”服務制造企業 助力“中國制造2025”進口二手自動焊接機報關需辦理這些手續杭州海關助推水產企業打開歐盟市場潤滑油香港進口清關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