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最后一批47.78噸廢鋼在上海虹口海關申報放行,上海港共計1萬余噸的船舶修理廢鋼全部處置完畢,困擾上海船舶修理廠家的廢鋼申報問題得以解決。
船舶修理是海運貿易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鋼結構換新是修船的主要業務之一,由此產生的廢鋼無法避免。作為國際航運中心,上海擁有數量眾多的船舶制造和維修企業。如何處置船舶維修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鋼,是長期以來擺在船企面前的一道難題。
此前,根據生態環境部相關公告,廢鋼作為固體廢物納入《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管理。由于許可證審批嚴格,修船企業無法辦理修船廢鋼的通關手續。華潤大東船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反映:“修船廢鋼入境,不是典型的一般貿易,因為它不是裝運入境,是船舶入境維修的副產品,不應該簡單的套用固體廢物進口監管政策。”
得知企業的困境后,上海海關主動作為,多次派員赴相關企業實際調研,與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華潤大東等4家船舶修理企業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反饋渠道,全面掌握修船行業發展動態,及時將企業的困難和訴求向政策制定部門反映。
去年年底,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等三部門印發了《關于外籍船舶在境內維修產生的廢鋼鐵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外籍船舶在境內維修、改裝產生的廢鋼鐵,在符合國內固體廢物管理相關法規標準條件下,準予在境內貯存、轉移、利用和處置,不按照固體廢物進口管理,無需辦理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等事項。
上海海關第一時間向修船企業宣講了新政策,開通申報綠色通道,安排專人指導船企規范申報,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為企業處置修船廢鋼賦能提速。1月25日,華潤大東完成了首批“外籍船舶在境內維修、改裝產生的廢鋼鐵” 進口,貨值達179.63萬美元。
“船舶維修廢鋼正常進口后,既能有效改善公司營收,也能促進鋼鐵行業利用低能耗資源減少碳排放,我們也有更大的動力承接更換鋼板的修船訂單,公司產能恢復很快。”上海華潤大東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經理張治水這樣說道。廢鋼處置的后顧之憂解決后,船企綜合成本的下降將吸引更多的外籍船舶選擇來上海維修,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將愈發凸顯。(鄒昌華/文)
“妮妲”來襲 拱北海關啟動防臺風應急預案上海進口醫療設備怎么辦理煙臺“齊魯號”歐亞班列節后首發 海關全力支持專列發行進口鋁錠如何報關—一般貿易進口代理日照口岸原油進口再創新高國際貨運謹記貨物所有權(三)關、法、檢合力護航“絲路”通關一體化廈門海關查獲7994件“歐冠”圖標侵權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