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
甘肅,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全長近7000公里的陸上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內綿延1600多公里,古絲路上駝鈴悠悠,曾彰顯“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的輝煌。借助“一帶一路”建設,甘肅承東啟西、連南通北的重要戰略通道和物資集散地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節點樞紐作用有效發揮。一列列“鋼鐵駝隊”從甘肅出發,昂首馳騁,打造新絲路上的高速通道,打開通江達海、貨暢其流的全新發展局面。
通關“加速度”助力構建立體開放通道網絡
“天馬號”(武威南—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中歐班列是甘肅省最早開行的國際貨運班列,以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為監管場所,采取與武威南貨運鐵路站短駁的方式運營,正式拉開甘肅省開拓新絲路高速通道的序幕。
此后,甘肅省國際貨運班列相繼開行,開放通道全面拓展。2015年,“蘭州號”(蘭州—阿拉木圖)中亞國際貨運班列成功首發;2016年,“蘭州號”南亞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首發;2017年,蘭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甘肅省開行兩趟南向通道(“陸海貿易新通道”前身)班列,打通南向出海口;2020年,“中吉烏”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首發,甘肅省第二條國際公鐵聯運國際貿易通道全線貫通。至此,甘肅省構建起中亞、中歐、南亞、“西部陸海新通道”以及中吉烏班列的“四向五條”立體開放通道網絡,初步形成內外兼顧、陸海聯動,向西為主、多向并進的開放新格局。
“班列發運量持續增加,開放通道相繼打通,得益于通關速度的大幅提升。”甘肅(蘭州)國際港務區相關負責人說。
蘭州海關著力優化監管模式,主動對接中歐班列運營企業,優化場所內貨物流轉,開展風險研判,高效對接貨物通關審核、放行等環節,提高監管效能。同時,該關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加強信息共享和電子數據傳輸交換,優化作業流程,建立“7×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保障法定節假日和非工作時間“即報即辦”,有效提高通關效率。
“今天發運的武威南—杜伊斯堡中歐班列是甘肅省第一列整列發運到歐盟的班列,標志著甘肅省開放通道再添新成員。” 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報關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朱亞琴說。
雙向運輸帶動特色產業快速發展
初夏的蘭州,槐花飄香,萬物并秀。走進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進出區貨車絡繹不絕,一派繁忙。
2018年以來,“天馬號”中歐班列返程進口木材專列實現常態化運營。俄羅斯的樟子松木、白松板材等木材資源搭乘中歐回程班列運抵蘭州新區。
“全程5000多公里,約需要12天時間,這是俄羅斯木材進入內陸市場最經濟、最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 蘭州新優聯實業有限 公司相關負責人孫健說。
憑借這一通道優勢,蘭州新區木材加工產業迅猛發展。為支持木材加工產業發展,蘭州海關建立專職協調員,與企業建立聯系機制,深入了解企業所需,針對性解決企業實際困難。
東西協作為中歐班列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義烏—蘭州—莫斯科”中歐班列緩緩駛出,發往俄羅斯莫斯科。這是5月蘭州、義烏兩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后,甘肅省發運的首趟班列,標志著東西協作共推中歐班列發展模式正式開啟。
今年2月,蘭州、義烏兩市已合作開行“蘭州—二連浩特—莫斯科”中歐班列。在此基礎上,雙方進一步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利用義烏優質貨源優勢和通道優勢以及蘭州貨物集散的區位優勢,合作開展中歐班列集拼集運模式,同時在打造雙循環聯動樞紐、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加強兩市國家物流樞紐協同合作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擴大兩地國際班列開行規模。
“這列班列由義烏集貨,自蘭州出發,從霍爾果斯口岸出境抵達莫斯科,通道優勢進一步發揮。”蘭州海關所屬金城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
東西協作,為甘肅省中歐班列發展注入新活力。蘭州海關結合甘肅省實際,積極支持企業根據實際需求,自主選擇中歐班列貨物以一體化通關或轉關模式申報通關,支持企業對中歐班列艙單中運單為同一進出境口岸、同一日期、同一車次、同一境內收發貨人、同一合同、同一品名的貨物申請艙單歸并,減少報關次數,降低報關成本。同時,該關加強與進出境地海關聯系配合,建立協同監管機制,支持中歐班列多式聯運發展,支持指定監管場地運營,支持和指導相關企業充分利用通道優勢,實現發展新突破。
據統計,今年截至目前,甘肅(蘭州)國際陸港共計發運國際班列86列,貨運品類不斷增多,甘肅特色產品走出去的路越來越寬,帶動甘肅省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楊曉琴/文)
光刻膠進口清關的流程是這樣的,你了解了嗎?“國門利劍2017”前8月偵辦走私犯罪案件2362起強化出口質量管控 潮州海關賦能茶葉出口加速度紅酒進口報關流程及常見問題石家莊海關無害化銷毀80件侵權離合器壓盤深圳海關優化原產地證簽發 前10個月超千億出口貨物享惠173件!南寧吳圩機場海關移交一批瀕危動植物及其制品巴西進口報關的操作程序